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土著与入侵者 慷慨悲歌的战斗-《九品仙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从这也能看得出,如今东海之中宗派、势力、修士等,对于仙朝的态度,比之当初对待魔灾的态度恐怕也不差多少了。

    东海之中,那些真正心向仙朝,愿意加入仙朝之中修行、发展的修士、势力,早在过去百多年的东海魔灾之中,基本上就都已经逃离东海、加入仙朝之中了,如今基本上都已经在仙朝立足;甚至是在覆灭妖国、镇压魔道的战斗之中多有立功,早已晋升门阀家族,发展的颇为红火了。

    到如今,还留在东海之中的宗派、势力、修士,基本上都是历经东海百多年魔灾,从而顽强生存、留存下来的,修为、实力且不说,他们对于东海、以及东海的道统、修行模式等绝对是最为坚持、维护的。

    自然对于侵入东海,想要毁灭东海道统、修行模式的仙朝,并无什么好感、好脸色。

    当然,除了这些一直在东海生存、留存下来的势力、修士,也有部分是当初从东海魔灾之中逃离,加入仙朝,但后面在仙朝之中难以适应、发展起来,所以在魔道被镇压之后,又返回东海的修士、势力。

    便如梁家梁李青当初在东海救援、收拢的大批‘复仇者’队伍,在这么多年随着梁家队伍征战、厮杀的过程中,除了陨落的一些,大部分都已经被梁家收服,加入了琉州、或者是仙朝开辟的新州之中,成为梁家扶持起来的门阀家族。

    但是,其中同样也有一小部分,一直不曾被收服,在东海魔灾消解之后,这一小部分的修士就直接离开了梁家的队伍,返回了东海之中重建家园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人来说,他们尝试过加入仙朝、融入仙朝体系之中,但是没能成功,自然重新归入仙朝之中的意愿只会更低,同样不会欢迎仙朝的扩张队伍。

    只是这里毕竟是修行世界,境界、实力、战力压倒一切,大势碾压之下,并不以弱者的意志、意愿为转移。

    短短数年时间中,仙朝就已经拿下了七星岛、六奇岛、五行岛,开辟三州之地,如此速度远超过去每一次开疆拓土、立鼎新州。

    而东海这些宗派、势力、修士,哪怕是有再多的仇恨、愤怒、坚决意志也是无用。

    七星岛、六奇岛、五行岛三处之地,抱着玉石俱焚之心、结果最后只是被直接碾成齑粉的东海宗派、势力、修士实在太多了。

    最后除了留下一些慷慨悲歌,并不会有多少作用。

    甚至,若是后面仙朝覆灭了东海、统一了修行界,便是这些‘慷慨悲歌’恐怕都要被人遗忘,乃至成为不自量力的跳梁小丑、被嘲讽的对象。

    梁家队伍占据的岛屿之上,梁昭煌在巡查了家族队伍之后,没有直接离开,而是留下来举行一场讲法传道。

    这些年中,随着他修为越来越高、家族发展越来越大,梁昭煌在家族内部进行的讲法、传道却是渐渐减少。

    毕竟如今家族之中,从炼气到筑基、到金丹真人、到元婴真君俱全,讲法传道的人并不缺,家族子弟的修行、技艺等疑惑,总能得到解答、提升。

    已经并不需要他这个族长,时常进行讲法传道。

    不过如今,随着他进阶仙阶之境,所见所思、所感所悟、大道修行等等眼界、见解又与凡时大有不同,这却是家族之中如今众多金丹真人、元婴真君等所没有的。

    所以,梁昭煌也愿意从仙阶的角度,为家族子弟讲些法、传些道,以助力他们修行、成长,希望能有不一样的收获。

    而对于梁家子弟来说,元婴真君可以直接投影、降临‘云霄小世界’之中,向着梁昭煌当面请教;留在琉州、家族之中的子弟,偶尔也能拜见他这族长、或者听他在家族之中进行的一些讲课。

    唯有这些常年征战在外,为家族夺取的资源、利益的家族战队修士、子弟,能够向他请教、听他讲法传道的机会要少些。

    此时,梁昭煌既然到了这里,自然是不吝举办一场讲法传道,为他们解惑、答疑、传道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在外为家族征战的子弟、修士,有其弊也有其利,他们固然少了许多便处,却也享受着家族最好的福利、功绩等,而且在外也更容易为自己谋取利益、机缘,更有利于修行、成长等。

    可算是有利有弊,只看各自选择。

    岛屿上,梁昭煌讲法传道的消息渐渐传开,慢慢的赶来听他讲法传道的也不止是梁家子弟、修士,在附近的一些其他门阀家族修士、甚至是世家子弟,得到消息也都迅速赶来听道。

    毕竟,一位仙阶仙君的讲法传道,对于许多人来说,可算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大机缘了。

    而梁昭煌与梁家队伍,对于赶来听道的各方修士、门阀子弟,也都是来者不拒。

    这一方面,能够驻扎在梁家队伍附近的门阀家族、势力修士等,基本上不是梁家的追随者势力、家族,就是与梁家交好修士、门阀。

    梁家让他们加入进来,听梁昭煌讲法传道,本就有利于维护梁家与他们的关系,让他们对于梁家更为崇敬、亲近。

    便是偶有路过、或者从更远处赶来的修士、家族,听一场讲法传道,结一场善缘,对于梁家来说也是只有好处、没有坏处的。

    梁昭煌这一场讲法传道持续了有半个多月,梁家子弟以及各方前来听道的修士都是大有所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