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2 中国留洋球员之殇-《壹掌遮天》
第(2/3)页
金字塔形态的多级业余、半职业和职业联赛体制;
水平高且稳定的各年龄段国家级球队。
其中,链条之首的足球人口和主场青少年球员数量,以及链条末尾的在欧洲联赛尤其是五大联赛效力球员的质量,是表面这一链条健康、完备与否的基本标志。
相比于近邻的韩日,中国足球生物链的成长,至少在形成期并不落后,甚至一度领先。
假A的红火曾经压制K联赛和J联赛的四平八稳,杨日辰在德甲,李金失、孙吉海在英超的起步,亦绝不逊于被日本公司硬塞给意甲的三浦知良,与淘金德甲的车范根也有得一比。
遗憾的是,坚信功到自然成的日韩足球越来越重视生物链首端的滋养,逐步打造出亚洲最为坚实的青训体系和最高水准的职业联赛,人才辈出使留洋球员的量和质均大幅增长,国家级球队自然水涨船高,而急功近利的中国足球选择了舍本逐末,生物链逐级断裂的恶果便不可避免。
比较之下,日本国内青少年注册人数近10年来一直在60万以上,韩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也达到50万人。
与之相对应的,是日本和韩国国足对亚洲足坛的牢牢统治,日韩国家队连续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纪录都超过20年,其中多次从小组出线。
而中国国足仅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阶段露过一次面,小组3战皆北1分未得1球未进被彻底打回原形。
再看看中国“末代海外球员”的成色,邵佳壹的东家是德乙科特布斯;董圆卓先从曼联高开,后低走至波兰、葡萄牙;蒿俊敏所在的德甲沙尔克04名头不小,可惜他两个赛季一共得到13次出场机会,零进球、零助攻。
而同期旅欧的韩日球员,朴智星在曼联三度问鼎英超、一次登顶欧冠;李青龙在博尔顿、其采用在凯尔特人都有球踢;年仅18岁、打破车范根保持39年最年轻韩国国脚纪录的孙兴慜,乃德甲劲旅汉堡新星,后转会英超托特纳姆热刺成为绝对主力。
日本球员则后来居上,本田圭佑从荷甲打到意甲、欧冠;多特蒙德的香川真司曾被评为德甲半程最佳球员;长友佑都乃国米正选边后卫,还有沃尔夫斯堡的长谷部诚、沙尔克04的内田笃人和荷兰费隆VVV的吉田麻也……
今年上半年横空出世,举起中国留洋球员大旗,光芒覆盖亚洲的掌喆天,原本有望成为中国足球第一个世界级巨星,却因为不能容人的足协一纸禁令,逼得中国长城改换门庭,令中国球迷只做了不到几个月的美梦,发现自家的巨星是德国人的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