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七五 洞庭-《大明金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翁弘济笑而不语,道:“也可以视作定金。”

    徐元佐点了点头:“我更喜欢开门见山。尊驾有何吩咐。不妨直说。”

    “相公既然知道洞庭,想来听说过少山公的名号吧。”翁弘济道。

    “少山公,翁百万。”徐元佐笑了笑:“商界前辈,焉能没听说过?”

    翁弘济道:“我家主要是贩布,而苏州七县之布。也比不上松江华亭一县。”他并非客气,而是华亭布非但产量高,而且布料种类繁复,花样美观,别地方不说超越,就是复制都很成问题。而且苏州虽然在布上落后松江一筹,但是苏绣却已经成型了,附加值更高,焉能舍近求远?

    徐元佐微微点头:“阁下是怎么想到来找我的?我名下只有牙行和客栈生意啊。”

    翁弘济笑道:“徐氏布行虽说是徐大官人掌管,但谁不知道您这位总账房说话更有分量?”

    徐元佐笑得十分灿烂。一旁的罗振权却感觉到了隐隐有股寒意。与徐元佐交往愈深,便愈能知道此人的情绪常常会“物极必反”。在极度高兴之时,会突然勒马转入冷漠;在极度气愤的时候,也会转为“欣喜”。

    ——不过这翁弘济没说什么冒犯的话吧?唔,仔细品味,确实对璠爷有所不敬。

    罗振权心中暗道。

    “翁家要代销我家的布料,那是极好的买卖啊!”徐元佐大笑道:“只需派人来华亭签了契书,自然就送来了,何必还下什么定金呐。”

    徐元佐抄起台面上的两锭金元宝,一个就有十两重。足足二十两金子,可以折合白银一百六十余两了。

    “这定金是定下你我之间情分的。”翁弘济道:“在商言商,买卖是另一回事。”

    徐元佐把玩着金元宝,笑眯眯看着翁弘济。

    “寒家还望您能够在售价上给我们一些优惠。总比别家略低些。”翁弘济道。

    徐元佐笑道:“淮上人称‘非少山布不衣不被’,你们这是要将别的布商都逼上绝路啊!”

    民谚不能取代调查数据,但是能反应大众认知。“非翁少山布,不衣不被”就是淮北的民谚:没有翁少山的布,都不能做衣服和被子。这足以证明翁少山已经成了一个品牌,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品牌。在没有广告炒作的时代。要打下这样大的品牌,市场占有率起码是在八成左右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