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巡河(下)-《晋末长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从今往后,桥归桥,路归路,两家各不相干,就像颍川庾氏和新野庾氏一样,现在就不认为自己是一家人。

    世家大族不分家,情况实在太过可怕。

    “贫富郊墅,群从皆自远会食,无它爨(cuan),与昪尤友爱。族人贫孤者,抚养教励……”——这是唐代的世家遗风,此时只会更严重。

    别的不谈,汾阴薛氏在北魏年间,聚居的宗族子弟号称三千人。

    唐末五代之际的麟州折家,也是动辄一两千族人聚居。

    弘农杨氏一支中唐后搬到麟州,一边购地置宅,耕种放牧,一边练武读书,招抚部落,人家历代子孙又能生,还因为恶劣的外部环境抱团聚居,渐渐也发展起来了,杨业杨无敌之名响彻北地。

    这些武力豪族的子弟基本都练武,以宗族血脉为纽带,补入庄客部曲,编练出的军队组织度很高的,可称“子弟兵”,如折家军与西夏缠斗多年,一直是北宋深入黄河西岸的主要触手。

    武力豪族在内地是不稳定因素,在边疆却很不错,因为依赖朝廷提供的名义、资粮对付虎视眈眈的胡人,只要不是王朝末年,很难反叛。

    而且,他们还是汉化一地的重要武器,和府兵有些类似。

    平阳贾氏这个家,分定了,就和太原郭氏一样。

    “平阳也是梁国辖境了,国中在清查土地,分出去的两千户庄客的地契送到郡里,贾氏就不查了。”邵勋又道:“此事快点办。”

    贾游低下头,闭着眼睛,片刻后说道:“遵命。”

    邵勋看了他一眼,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挎刀持弓的武人们也看了他一眼,面带嘲讽、奚落。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闰三月二十,邵勋一路走,一路巡视,抵达了又一个黄河渡口。

    连日阴雨过后,山间草木茂盛,河滩上的野草仿佛得到了什么命令一般,疯长不休。

    马儿、牛羊欢喜地啃食着,摇头摆尾,喜悦非常。

    有些过分的羊儿,甚至利用其特殊的嘴部结构,啃食灌木丛中的嫩芽、树叶,让一众牛马自叹不如。

    “两河交汇之地,就叫合河津吧。合河津以南,择一处平地,置合河县。”邵勋马鞭遥指山下的古老渡口,说道。

    渡口附近有三五艘船,一船能载十余人。

    榆柳环绕之下的渡口岸边,有几间小木屋,大概是船夫们的居所了。

    合河津位于今山西兴县西北数十里,蔚汾河入黄河处,故曰“合河”,乃古来黄河渡口之一。

    河西岸还有汉代城垣旧址,应该是守御渡口的城寨。

    这片断壁残垣似乎已经被利用起来。

    城外的丘陵上,牛羊成群。

    丘陵间的破碎小盆地内,种满了庄稼,绿意盎然。

    城头最高处,竖着一面“刘”字大旗,似乎有少许兵将守卫,却不知道是何人了。

    邵勋仔细盘算了下,若搜集四五十艘船,一次渡几百人过去,则如何?

    想想还是很难,这几百人不是一口气渡过去的,而是分批次,而且对岸有城寨,有驻军,在你立足未稳时,箭如雨下,骑兵再一冲,步兵跟上收尾,渡河之人基本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即便成功渡河,补给也是个难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