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九章 罗斯福的副王-《世纪帝国》
第(2/3)页
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,高于其他的任何利益。他认为政府对经济有干预的权力,引导经济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。而要实践新国家主义就必须正视美国社会存在的几个矛盾关系——人权和产权、平等和特权、特殊利益和特权以及改革和革命。
他提出,劳动是创造资本的工具,独立于资本而存在。理所应当的处在第一要位。如果没有了劳动,何来资本?另一方面,他也提出,资本一方也有自己的权利,他希望彼此能互相尊重创造出利益最大化。
他极力反对特权,认为机会应该给予每一个有准备的人。他们比特权者更加需要这些机会。而且,只有个人得到了发展,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和服务,才能使社会向前发展。只要特权存在,就会对一切平等机会产生阻碍。
经过一番论证,西奥多?罗斯福得出结论:不拥有特权的人应该去摧毁那些特权。而美国当下最大的特权者就是大垄断资本主义者,他们不仅在工商界毒害劳动者。也在逐渐控制政治,官商勾结是个庞大的关系网,对国家有百害无一利。
人权高于特权,政府应通过干预来摧毁这些特权而保障人权,实现公平和正义,这就是西奥多?罗斯福的“新国家主义”。
尽管他多次声称自己的思想来源于林肯,但美国学界和政界的很多精英都认为,正如罗斯福曾经强调的。“中国……雄辩地说明”,罗斯福的思想受到了中国的很大影响。
罗斯福的“新国家主义”一出台。就引发了美国工商界,尤其是众多托拉斯组织的震撼。很多保守主义分子批判罗斯福“完全倒向了布尔什维克”。是“彻头彻尾的社会主义激进分子”,并且“注定要摧毁自由民主的合众国”。
但在进步主义知识分子阶层,中产阶级和下层之中,罗斯福的威望空前高涨。
得益于美国“进步主义”和“平民主义”思潮十多年的洗礼,尤其是之前借助亚洲战争在美国刮起来的“中国旋风”引发了美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普遍好感,乃至解构,中国式的“政府干预”模式,通过打造强力政府,在宪法和法律,民意代表机关的制约下保障社会的公平,尤其是战争中推出的一系列直接惠及底层民众的社会保障体制,让整个美国社会的“进步主义”思潮和国家干预主义越来越强烈。
这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年轻社会,开始些许地偏离了历史的轨道,提前加速了檀变。
在詹宁斯?布莱恩发起的“平民主义”运动中转变为进步主义政党的民主党,在这个时刻选择了支持罗斯福,甚至打出了更加激进的旗号。
以“黄金十字架”演说轰动世界,“感动美国”的平民律师,民主党领袖詹宁斯?布莱恩大力控诉纽约和匹兹堡的阔佬们腐化贪婪,公开宣布“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干预体制,打击特权力量,遏制大型商业组织侵犯人权,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天赋使命,一切进步的美国人都应该站出来”。
在满腹牢骚的美国工商界上流社会聚会中,“咱们那位总统”已经被“咱们那位陛下”所取代,美国小报甚至登出了政治讽刺画:貌似西奥多?罗斯福的壮汉身穿普鲁士式的军装,戴着王冠,左手拿着宪法,右手挥舞大棒,面前形形色色的市民,工人,农民,议员,法官和军人单膝跪倒,旁白则是“朕将给你们公正!”。
从1904年到1908年,借助亚洲战争,中国建设,俄国重建等众多因素,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,从1904年的278亿美元猛增到1907年的353亿美元,而1908年,美国的名义gdp可能出现高达十个点以上的增长!纽约交易所的股市更是炙手可热。到处都是涌动的财富热潮,到处都是淘金的机遇。整个美国在一场前所未有的金黄色的盛宴之中奋力前行,甚至被直接称为“西奥多繁荣”。
亲手缔造了这一切。同时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西奥多?罗斯福,因此被美国人顶礼膜拜。被认为“开创了美国的新世纪”。
不过,迎接罗斯福的也并非只有鲜花。
在这个标榜言论自由的国家,始终有着很多声音在努力不懈地与罗斯福战斗。
1908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。
从春天开始,一股风潮就开始悄然兴起。很多声音提醒美国公民“警惕新国家主义变成新**主义”。《纽约时报》上的文章公开宣称,“西奥多?罗斯福将代表共和党竞选他的第三任总统任期,我们将欣然目睹合众国的死亡,一个帝国将在自由女神腐烂的躯体上重生”。
但美国的进步主义分子不为所动。激动的工会领袖们呼吁工人们“为了我们的口袋而支持总统”。很多著名记者也拜倒在罗斯福超凡的魅力之下,为了这位斗士摇旗呐喊。
而在另外一边,以“自由主义旗手”自居的人则将罗斯福是否继续连任上升到了美国立国根本的高度。
面对这样一场已经席卷了大半个美国的论战,和另一时空的历史上一样,西奥多?罗斯福作出了一个令自己身边的同僚们措手不及的决定:放弃竞选,转而支持战争部长。耶鲁大学法学博士。前古巴总督威廉?霍华德?塔夫脱。
“威廉,你总是习惯性地轻视自己的行政能力。”西奥多?罗斯福沉默许久,微微一笑,“在我看来,你做总统不但我很放心,对你也很重要。”
“怎么?”
第(2/3)页